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记忆中最温暖、最热闹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家里的气氛总是格外浓厚,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时,妈妈已经忙碌在厨房里了。她熟练地将糯米淘洗干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会儿。与此同时,爸爸则负责处理粽叶。他先把粽叶一片片地冲洗干净,再放到锅里煮上几分钟,这样可以让粽叶变得柔软且有韧性,便于包裹。整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大家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到了包粽子的时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动手操作。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两片粽叶交叉叠好,然后舀一勺糯米放在中间,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馅料——通常是咸蛋黄、五花肉或者红豆沙等。接着,用手指轻轻压实后,将粽叶折叠起来,最后用绳子扎紧。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上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粽子总是东倒西歪,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不过,在大家的鼓励下,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我也终于做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粽子。
等到所有的粽子都包完之后,妈妈会把它们整齐地码放在蒸笼里,开始漫长的等待。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整个屋子都被粽叶的香气填满。当第一锅热腾腾的粽子端上来时,大家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品尝这来之不易的美味。咬一口下去,软糯的糯米混合着各种馅料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其中,赛龙舟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每年这个时候,村子里都会组织比赛,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只见江面上鼓声震天,参赛队员们齐心协力划桨,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喜欢跟随着人群四处奔跑,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乘凉。爸爸给我们讲屈原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妈妈则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香囊,分发给大家佩戴。据说,香囊不仅能够驱蚊虫,还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
如今,虽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每到端午节,我依然会回到家里,与亲人一起度过这个充满温情的日子。因为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家庭的团聚和传统习俗的延续,才是端午节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