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中考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考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0 00:49:42

中考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

2. 经纬线与经纬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

-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

- 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0°纬线(赤道)是划分东西经、南北纬的起点。

3. 地图的基本要素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 方向: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根据指向标判断。

- 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说明。

二、世界的自然环境

1. 地形与地势

- 主要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 地势特点:世界地势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

2. 气候与天气

- 气候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3. 水文与水循环

- 河流的形成与分布:受降水、地形、植被等因素影响。

- 水循环过程:蒸发、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构成水循环系统。

三、中国的自然环境

1. 中国的地理位置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 东临太平洋,北接俄罗斯,南邻越南、老挝、缅甸等国。

2. 中国的地形特征

- 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大兴安岭等。

3. 中国的气候类型

- 多样性显著,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 人口分布

- 人口密度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 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鼓励晚婚晚育,控制人口增长。

2. 民族构成

- 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他为少数民族。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地。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 类型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地等。

-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2. 水资源

- 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

-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北方缺水问题。

3. 矿产资源

- 种类丰富,煤炭、铁矿、石油等储量较大。

- 分布不均,如煤炭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六、中国的经济与交通

1. 农业

- 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

- 东部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西部高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2. 工业

- 重工业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轻工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 高新技术产业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中关村等地发展迅速。

3. 交通运输

-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

- 京沪铁路、青藏铁路、高铁网络等是重要交通干线。

七、区域地理

1. 北方地区

-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 主要农业区,粮食产量高,工业基础雄厚。

2. 南方地区

- 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水稻主产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3. 西北地区

- 干旱少雨,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 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能源资源丰富。

4. 青藏地区

- 高寒气候,地势高,空气稀薄,冰川广布。

- 生态保护至关重要,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八、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

- 城市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

- 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 倡导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结语: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环境,还涵盖人文社会。通过系统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有助于提升综合分析能力,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同学们认真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顺利迎接考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