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21:11:15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 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体会孟子的仁义观。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诵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与论证逻辑。

- 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孟子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面对道德与利益的抉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 难点:理解孟子“义”与“生”的关系,以及文章中的类比论证手法。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孟子及其思想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人生选择”的视频或引用名人名言,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引出“生命与道义”的主题,从而引出《鱼我所欲也》。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标出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如“舍”、“得”、“甚”、“于”等,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三)精读探究(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结合语境解释文言词语。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

- 首段提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 中间部分以“鱼”与“熊掌”作比,说明“舍生取义”的合理性。

- 后段通过举例说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义的重要性。

3. 讨论环节:

- “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舍生’?为什么?”

- “现代社会中,是否还存在‘舍生取义’的现象?”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展示历史上一些“舍生取义”的人物事例,如文天祥、岳飞等,加深学生对“义”的理解。

2. 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义”。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教师总结文章主旨:强调“义”高于生命,倡导人们坚守道德底线。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背诵并默写课文关键段落。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义”》,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一、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

二、论证方式:类比论证(鱼与熊掌)

三、关键词:义、生、舍、取

四、思想内涵:义重于生,重义轻利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注:本文为原创教学设计,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语言通俗易懂,适用于初中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