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遍地英雄下夕烟”是一句极具画面感与历史厚重感的诗句,常被用来描绘战争后的情景,或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感慨。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原句为:“遍地英雄下夕烟”,整首诗充满了革命豪情与历史沧桑感。
一、“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意思解析
“遍地英雄”指的是全国各地涌现出的英勇人物,多指在革命斗争中作出贡献的志士仁人;“下夕烟”则是指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结合在一起,“遍地英雄下夕烟”可以理解为:在夕阳余晖中,无数英雄人物仿佛从战火中归来,回到人间烟火之中。
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战后的宁静景象,也暗含着对那些曾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们的缅怀与敬意。
二、全诗出处与背景介绍
该句出自毛泽东于1959年创作的《七律·到韶山》:
>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重返故乡湖南韶山时所作,回顾了自己年轻时投身革命的经历,并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与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自豪。
三、诗歌翻译与赏析
译文:
梦中依稀记起那逝去的岁月,故乡已经三十多年未归。
红旗高举,农民奋起反抗压迫,黑暗势力却依然肆虐。
正因为有无数英烈的牺牲与奋斗,才换来今日的光明世界。
如今看到田野里金黄的稻谷层层翻滚,仿佛到处都是英雄的身影,在夕阳中归家。
赏析:
毛泽东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如“红旗”与“黑手”、“牺牲”与“日月换新天”,展现了革命的艰辛与胜利的喜悦。而“遍地英雄下夕烟”一句,则以诗意的语言,将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温暖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它不仅是对过往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人民、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四、结语
“遍地英雄下夕烟”虽短短六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人文情怀。它既是对革命精神的礼赞,也是对平凡英雄的致敬。在今天,这句诗依然能引发人们对历史、对英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在文学欣赏还是思想感悟上,这句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