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2018年,随着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在这一年中,我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预防为主、发展为重的原则,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同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注重师资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题培训,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和实操指导,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此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开展多样活动,营造健康氛围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同时,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强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为此,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会科学沟通与陪伴。通过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关注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持
针对存在心理困扰或行为偏差的学生,学校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由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制定干预方案,给予个别辅导和跟踪关注。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介至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确保其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回顾2018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心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个别学生心理问题发现不及时等。对此,学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加大投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2018年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稳步发展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