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伤仲永文言文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伤仲永文言文同步练习,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03:03:33

伤仲永文言文同步练习】《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一篇寓言性质的散文,通过讲述一个天才儿童因缺乏后天教育而最终沦为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天赋虽好,不学则废”的深刻道理。本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篇文言文,以下是一份同步练习题,涵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与拓展思考等内容,适合课后巩固和复习。

一、词语解释(请将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出来)

1. 金溪民:

—— 指金溪县的百姓。

2. 世隶耕:

—— 世代属于农民,即祖辈都是种田的。

3. 未尝识书具:

—— 从来没有接触过书写工具。

4. 忽啼求之:

—— 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5. 父利其然也:

—— 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6. 不使学:

—— 不让他学习。

7. 不能称前时之闻:

—— 不能与以前听到的名声相称。

8. 泯然众人矣:

—— 完全变成了普通人。

二、句子翻译(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 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世代都是种田的。

2.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父亲对此感到惊讶,就向邻居借来笔墨纸砚给他,每天拉着仲永去拜访同乡的人。

3. 其受于人者不至,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 如果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那么他的才能也就无法得到发展。

4.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现在那些没有天生才华的人,本来就是普通人;如果再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那就只能成为普通人罢了。

三、内容理解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代方仲永的家庭背景?

—— 说明他出身贫寒,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为后面他的“天才”与“堕落”形成对比做铺垫。

2. 为什么说“父利其然也”是导致方仲永失败的重要原因?

—— 父亲只看到儿子的才华能带来利益,却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急于利用儿子赚钱,耽误了他的成长。

3. “不使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做法的批评,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 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真正发挥潜力。

四、拓展思考

1.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天赋”与“努力”关系的理解。

—— 可以举出一些名人例子,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等,说明他们并非天生聪慧,而是通过不断努力才取得成功。

2. 如果你是方仲永,你会如何面对父母的安排?

—— 可以从自我意识、坚持学习、寻求帮助等方面展开思考。

五、写作训练(任选一题)

1. 以“我眼中的方仲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表达你对他的看法。

2. 假如你是王安石,请以第一人称叙述你写《伤仲永》的动机和感受。

结语:

《伤仲永》虽然是一篇古文,但其中蕴含的道理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文言知识,更能从中获得启发,珍惜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