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课件:打喷嚏的小老鼠】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打喷嚏的小老鼠》,帮助幼儿了解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语言目标: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并能简单复述故事片段。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他人、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含小老鼠、医生、其他小动物等角色)
- 音效素材(如打喷嚏的声音、医院背景音等)
- 小道具(如口罩、手帕、听诊器等)
- 简单的手工材料(用于后续延伸活动)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呀?打喷嚏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引导他们说出“用手帕捂住鼻子”、“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等。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出示课件,讲述《打喷嚏的小老鼠》的故事:
“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老鼠,有一天它突然打了一个大喷嚏,‘阿嚏——’。可是它没有用手帕捂住嘴巴,结果把旁边的兔子和松鼠都吓了一跳。小老鼠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去找医生帮忙。医生告诉它,打喷嚏要用手帕或纸巾遮住,还要注意保持卫生,这样才不会传染给别人。”
3. 互动讨论(5分钟)
教师提问:
- “小老鼠为什么被吓到了?”
- “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老鼠?”
- “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情景表演(5分钟)
请几名幼儿扮演小老鼠、医生和其他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让幼儿在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5. 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小口罩”,并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口罩,提醒孩子们在感冒或打喷嚏时要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四、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公开课,孩子们不仅听到了有趣的故事,还学会了在打喷嚏时要注意卫生,懂得了关心他人、讲究文明的重要性。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做一个讲卫生、有礼貌的好宝宝!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为载体,结合互动与表演,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融入生活实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良好习惯。
---
温馨提示:可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故事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教学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