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性课文,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课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有对石窟建筑的描写,也有对壁画和雕塑的赞美,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与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 难点:体会作者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感悟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莫高窟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莫高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莫高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3. 引出课题《莫高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指导“矗立”“瑰宝”“飞天”等词语。
3. 交流初读感受,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莫高窟建筑、壁画和雕塑的句子。
2. 品读重点段落,如“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莫高窟的壮丽景象。
-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3.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莫高窟是“艺术宝库”?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莫高窟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艺术魅力。
2. 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向家人或朋友介绍莫高窟,增强文化自信。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莫高窟的感受,激发爱国情怀。
3.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你心目中的莫高窟。
六、板书设计
```
莫高窟
|
建筑——雄伟壮观
壁画——绚丽多彩
雕塑——栩栩如生
|
艺术宝库文化瑰宝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莫高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