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纳言文言文翻译】《孙叔敖纳言》是一篇记载古代贤臣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虚心接受劝谏的文言文故事,出自《韩非子》或类似先秦诸子著作。这篇文章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了孙叔敖作为一位明君贤臣的谦逊与智慧,同时也传达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深刻道理。
原文节选(根据常见版本):
>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皆称其贤。有老父衣粗衣,而乘庳车,来见曰:“吾闻君令尹,贤者也,愿有所献。”孙叔敖曰:“子何以教寡人?”对曰:“夫山木,遇风则折;水潦,遇雨则满。今君之位高,而德未著,宜慎之。”孙叔敖再拜曰:“谨受教。”
翻译: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宰相),全国的人都称赞他贤能。有一位年长的老者,穿着粗布衣服,乘坐着简陋的车,来拜见他说:“我听说您是贤能的人,想向您进献一点意见。”孙叔敖说:“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吗?”老者回答说:“山上的树木,遇到大风就会被吹断;水流遇到大雨就会泛滥。如今您的地位很高,但德行尚未广为人知,应当谨慎对待。”孙叔敖恭敬地行礼说:“我一定认真接受您的教诲。”
解读与启示:
这篇短文虽篇幅不长,却寓意深远。孙叔敖身为一国之相,面对一个普通百姓的劝谏,并没有轻视,而是虚心接受,体现了他作为贤臣的胸怀和远见。他明白,即使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仍需时刻警惕,不可骄傲自满。
“山木遇风则折,水潦遇雨则满”这句话,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道理,形象生动,令人警醒。它提醒我们:一个人如果缺乏修养和自律,即使身处高位,也可能因一时疏忽而失败。因此,听取忠言、保持谦逊,是成就大事的重要前提。
结语:
《孙叔敖纳言》不仅是一篇文言文,更是一种处世哲学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无论身处何种职位,学会倾听、虚心接受建议,都是提升自我、赢得尊重的关键。正如古人所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愿我们都能像孙叔敖一样,善纳忠言,修身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