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雷抒雁《米粽之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22081802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雷抒雁《米粽之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22081802,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6 12:32:45

雷抒雁《米粽之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22081802】《米粽之忆》是著名作家雷抒雁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写母亲包粽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悟。本文语言朴实细腻,情感真挚动人,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阅读理解材料。

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开头提到“米粽”,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文章以“米粽”开篇,既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端午节与粽子,也引出了对母亲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2. 作者为什么说“米粽是记忆的载体”?

答:因为米粽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作者童年时与母亲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是亲情的象征,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3. 文中多次描写母亲包粽子的动作和细节,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通过对母亲动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母亲的勤劳与慈爱,使读者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深厚,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 作者在结尾处提到“如今再吃米粽,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亲情逐渐淡化的感慨。

5.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米粽之忆”这一标题的理解。

答:“米粽之忆”意指通过米粽这一具体的食物,唤起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尤其是对母亲的思念。它不仅是对端午节的纪念,更是对亲情和传统文化的深情追忆。

二、写作拓展题

请以“我眼中的端午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端午节的看法和感受。

(示例)

在我眼中,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亲情的延续。小时候,每逢端午,家里都会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囊,这些习俗让我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母亲总是早早地准备好糯米、粽叶和各种馅料,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讲关于屈原的故事。那时的粽子香甜可口,而更重要的是,那份来自母亲的关爱和温暖。

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已经不再亲手包粽子,但我觉得端午节的意义依然深远。它不仅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更让我们珍惜与家人共处的时光。每当我吃到一口香喷喷的粽子,就会想起那些温馨的回忆,心中充满感激。

三、总结

《米粽之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情感与文化内涵。

注:本练习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模式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