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绩效考核方案7页】一、前言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班级管理,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班主任绩效考核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公正、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班主任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班级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
二、考核目的
1. 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增强岗位意识;
2. 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升管理水平;
3. 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4. 为班主任评优评先、晋升提供依据。
三、考核原则
1. 公平公正:考核标准统一,过程公开透明;
2. 注重实效:以实际工作成效为主要评价依据;
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有量化指标,也有综合评价;
4. 激励与约束并重:既鼓励先进,也督促后进。
四、考核对象
本方案适用于全体在职班主任,包括初中、高中各年级的班主任。
五、考核内容及权重
(一)班级管理(30%)
1. 班级日常管理(如考勤、纪律、卫生等);
2. 班级活动组织情况;
3. 学生行为规范执行情况。
(二)学生成绩与成长(25%)
1. 班级整体成绩在年级中的排名;
2.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3. 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动态关注情况。
(三)家校沟通(15%)
1. 家长会组织与参与情况;
2. 与家长的沟通频率与效果;
3. 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
(四)工作态度与责任心(20%)
1. 工作出勤与敬业程度;
2. 对学生的关心与指导;
3. 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表现。
(五)创新与特色(10%)
1. 班级文化建设;
2. 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创新;
3. 在学校或年级中发挥的示范作用。
六、考核方式
1. 自评:班主任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自我评估;
2. 年级组评审:由年级组长及相关教师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分;
3. 学生与家长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与家长的意见;
4. 学校领导综合评定:结合各项数据进行最终评定。
七、考核结果运用
1.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2. 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
3.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将进行谈话提醒,并限期整改;
4. 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班主任,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
1.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方案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3.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对本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本《班主任绩效考核方案》,学校将进一步优化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升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