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课文原文及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课文原文及教案,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5:17:3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白鹭》

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流线型的身体,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里洗澡,在清波中游泳,整个的是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大安稳,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长长的影子落在水田里,仿佛是写在天地之间的诗行。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 学习作者描写白鹭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优美与凝练。

- 背诵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欣赏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 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的美,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 难点:体会“白鹭是一首诗”的深层含义,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几张白鹭的图片,提问:“你见过白鹭吗?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白鹭的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和节奏。

2. 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3. 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对白鹭的态度是怎样的?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逐句分析语言特色。

- 如:“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与形象。

-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白鹭外形的细致描写。

2.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

- 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物,并尝试用简短的文字描述。

2. 教师展示其他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片段,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通过描写白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白鹭》,要求不少于200字。

3.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查找关于白鹭的资料,了解其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

```

白鹭

——郭沫若

外形美:色素、身段、喙、脚

动作美:洗澡、游泳、望哨、低飞

意境美:诗意、自然、和谐

主题:赞美白鹭,热爱自然

```

七、教学反思(教师参考)

本课以语言赏析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品味中升华。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在文字中感受自然之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