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破阵子)】在宋词的浩瀚长河中,晏殊的名字虽不如苏轼、柳永那般耀眼,却也如一颗温润的玉珠,静静闪耀着文人风骨与才情。他的词作多以婉约清丽著称,但《破阵子》一词却展现出他不为人知的一面——豪迈与壮志。
“破阵子”本是唐代的军乐曲名,后被用作词牌,常用于表达边塞征战、英雄气概等题材。晏殊虽以“太平宰相”闻名,但他并未完全沉溺于闲适生活,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思。《破阵子》便是他在仕途安稳之时,仍不忘家国情怀的写照。
原词如下: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 日长飞絮轻。
>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看似描写春日景象和少女嬉戏,实则暗含深意。晏殊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他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融合,形成一种含蓄而深远的意境。
然而,若说晏殊只擅长此道,未免有失偏颇。他亦曾写下《破阵子·春景》,其中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更是千古传诵。这句词不仅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追忆。
晏殊的词风,正如他的人生轨迹——既有春风化雨的温柔,也有秋霜凛冽的坚韧。他在盛世中保持清醒,在繁华中不忘思考。这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正是他词作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如今再读《破阵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晏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更能体会到一位士大夫在和平年代中的内心波澜。他没有豪言壮语,却以平实的语言道尽人间百态;他不曾亲历战乱,却以细腻的心灵捕捉到时代的脉搏。
晏殊的《破阵子》,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词,更是一首关于人生的诗。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才华,不在于张扬,而在于内敛;不在于喧哗,而在于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