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之相遇追及】引发关注。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数量关系模块依然是考生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行程问题”作为高频考点,尤其是“相遇与追及”类题目,因其逻辑性强、变化多样而备受青睐。本文将对2020年国考中出现的“相遇与追及”类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并结合典型例题进行分析。
一、相遇与追及问题的核心知识点
类型 | 定义 | 公式 | 适用场景 |
相遇问题 | 两个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相向而行,最终相遇 | $ S = v_1 \cdot t + v_2 \cdot t $ 或 $ t = \frac{S}{v_1 + v_2} $ | 两人/车相向而行,求相遇时间或距离 |
追及问题 |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速度不同,快者追上慢者 | $ S = (v_1 - v_2) \cdot t $ 或 $ t = \frac{S}{v_1 - v_2} $ | 快者追慢者,求追上所需时间或距离 |
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1. 相遇问题
例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乙的速度是4 km/h,两地相距36公里。问他们经过多少小时后相遇?
解析:
根据相遇公式:
$$ t = \frac{S}{v_1 + v_2} = \frac{36}{5 + 4} = 4 \text{ 小时} $$
答案: 4小时
2. 追及问题
例题: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从A地出发,半小时后另一辆车以80 km/h的速度从A地出发追赶。问多久后能追上?
解析:
设追上时间为t小时,则第一辆车已行驶了 $ t + 0.5 $ 小时。
根据追及公式:
$$ 60(t + 0.5) = 80t $$
解得:
$$ 60t + 30 = 80t \Rightarrow 20t = 30 \Rightarrow t = 1.5 \text{ 小时} $$
答案: 1.5小时
三、解题技巧总结
1. 明确运动方向:相遇问题为相向而行,追及问题为同向而行。
2. 设定变量清晰:合理设定未知数,如时间、距离等。
3. 画图辅助理解:通过画线段图帮助理清各物体的运动轨迹。
4. 注意单位统一:确保速度和时间单位一致,避免计算错误。
5. 灵活运用公式: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并能灵活变形使用。
四、表格汇总(典型例题与答案)
题号 | 题型 | 题干简述 | 解题思路 | 答案 |
1 | 相遇 | 两人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5km/h和4km/h,距离36km | 相遇时间=总距离÷速度和 | 4小时 |
2 | 追及 | 两车同向,速度分别为60km/h和80km/h,间隔半小时 | 设时间t,列方程求解 | 1.5小时 |
3 | 相遇 | 两车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70km/h和50km/h,距离180km | 相遇时间=总距离÷速度和 | 1.5小时 |
4 | 追及 | 一人以5m/s跑步,另一人以3m/s追赶,初始距离20m | 追及时间=距离÷速度差 | 10秒 |
五、结语
2020年国考中,行程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类型虽然难度适中,但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系统复习和大量练习,考生可以有效提升此类题目的解题效率与准确率。建议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真题,熟悉各类题型的出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就是【2020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之相遇追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