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是一篇寓言性质的短文,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揭示了谣言传播的危害以及“以讹传讹”的后果。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常被用于教育人们要理性思考、不轻信传言。
一、原文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者,传之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二、翻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所以需要一个人到外面打水浇地,常常一个人在外。后来他们家挖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后,传话说:“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这件事在国中流传开来,最后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宋君派人去问丁家。丁家回答说:“我们是得到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在井里挖出了一个人。”如果像这样听信传言,还不如没有听到。
三、注释
文言词语 | 释义 |
宋之丁氏 | 宋国的丁姓人家 |
家无井 | 家里没有井 |
溉汲 | 浇地和取水 |
常一人居外 | 常常有一个人在外面 |
穿井 | 挖井 |
得一人 | 得到一个人(指劳动力) |
有闻者 |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 |
传之曰 | 传出去说 |
国人道之 | 国内的人都在传这件事 |
闻于宋君 | 被宋君听说了 |
令问之 | 派人去问 |
对曰 | 回答说 |
得一人之使 | 得到一个劳动力 |
非得一人于井中 | 不是在井里挖出一个人 |
求闻之若此 | 如果像这样听信传言 |
四、总结
《穿井得一人》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因误解而引发的误会,警示人们不要轻信流言,更不要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文中“得一人”原本是指多了一个劳动力,却被误传为“挖出一个人”,最终闹出笑话。这反映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与失真问题。
该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深刻的哲理,提醒我们在面对信息时应保持理性判断,避免以讹传讹。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吕氏春秋》 |
作者 | 不详(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作品) |
主旨 | 警示人们不要轻信谣言,应理性思考 |
教训 | 信息传播需谨慎,避免以讹传讹 |
结构 | 寓言体,叙事简洁,寓意深远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文的现实意义或与其他寓言对比分析,可继续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