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志与民由之的得志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汉语中,“得志”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常出现在儒家经典文献中。其中“得志与民由之”出自《孟子·尽心上》,是孟子关于理想政治状态的一种表达。本文将对“得志”一词进行详细解释,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含义。
一、
“得志”在古文中通常指实现自己的志向或抱负,尤其指在仕途或政治理想上获得成功。在“得志与民由之”这一句中,“得志”指的是君子或贤人实现了自己的治国理想,能够按照自己的理念来治理国家,让百姓按照自然规律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就能够让百姓自由地按照天理行事,不加过多干预,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得志”并非单纯指个人功成名就,而是强调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惠及百姓,体现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解释 |
得志 | 实现志向、抱负,尤其指在政治或道德上获得成功 | 《孟子·尽心上》 | 指君子或贤人在仕途或政治理想上取得成就,能按自己的理念治理国家 |
与民由之 | 让百姓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不加过多干预 | 《孟子·尽心上》 | 表示在实现自身理想后,百姓也能自由发展,顺应天道 |
整体含义 | 在实现自己志向的前提下,让百姓自然发展 | 《孟子·尽心上》 | 强调治国应以人为本,尊重百姓意愿,实现社会和谐 |
三、结语
“得志与民由之”不仅体现了孟子的理想政治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核心。在这里,“得志”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对社会的贡献。通过了解“得志”的真实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理想政治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以上就是【得志与民由之的得志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