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文言文原文和翻译】一、
“负荆请罪”是一个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故事。起初,廉颇对蔺相如因外交才能而地位高于自己感到不满,甚至多次想羞辱他。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背负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二人和好,共同辅佐赵国。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主动承认错误、请求原谅的行为,也体现了宽容大度、以大局为重的精神。以下为“负荆请罪”的文言文原文及现代汉语翻译,便于理解其含义。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良久,乃召见,因谢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过了很久,廉颇才召见蔺相如,道歉说:“我是个粗陋卑贱的人,没想到将军您如此宽容待我。”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于是门客们一起劝谏他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 现在您与廉颇同列,廉颇出言不逊,而您却躲避他,害怕得厉害。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 一般人都会以此为羞耻,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 |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蔺相如坚决阻止他们说:“您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
曰:“不若也。” | 回答说:“不如秦王。” |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 蔺相如说:“凭秦王的威势,我在朝廷上当面斥责他,使他的群臣感到羞辱。我虽然愚钝,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紧急事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廉颇听到这话后,脱去上衣,背着荆条,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请罪。 |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说:“我这个粗鄙的人,没想到将军您竟然如此宽容。” |
三、结语
“负荆请罪”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更是中华文化中“以德报怨”、“顾全大局”的典范。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矛盾时,应以理智和胸怀化解冲突,维护整体利益。通过学习这段文言文,不仅能提升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
以上就是【负荆请罪文言文原文和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