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不仁的意思是什么意思】“麻木不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事物缺乏敏感或反应迟钝。但很多人在使用时可能对其具体含义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是“不仁慈”的意思。其实,“麻木不仁”更偏向于描述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迟钝状态。
以下是对“麻木不仁”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麻木不仁 |
拼音 | má mù bù rén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而好学,虽无大才,然有雅量。尝与客论经义,至于忘食,亦未尝以疾言厉色待人。其人之风,可谓温而厉,恭而安,不卑不亢,不怒不争,真所谓‘麻木不仁’者也。”(注:此为后人引申用法,原意略有不同) |
基本释义 | 1. 原指肢体失去知觉,感觉迟钝; 2. 后比喻对事物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或反应能力。 |
二、常见用法
- 生理层面:形容身体某部分失去知觉,如因受伤或疾病导致的麻木。
- 心理或道德层面:形容人对他人痛苦或社会问题表现出冷漠、无情的态度。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无动于衷、冷眼旁观、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
反义词 | 敏感多情、热心肠、富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
四、使用注意
- “麻木不仁”强调的是“不敏感”或“无反应”,而非“不讲仁慈”;
- 在日常使用中,更多用于批评人对他人或社会问题的冷漠态度;
- 不宜用于形容单纯的身体麻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向生理状态。
五、总结
“麻木不仁”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身体上的无知觉,也可用来形容心理上的冷漠与无情。理解其准确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精准地使用这一成语,避免误解或误用。
通过以上表格和,可以清晰地看到“麻木不仁”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
以上就是【麻木不仁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