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送别》全文】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佛教僧人。他创作的《送别》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歌词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无奈。以下是《送别》的全文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叔同(弘一法师) |
作品名称 | 《送别》 |
创作背景 | 李叔同早年留学日本,深受西方音乐影响,后出家为僧,此歌创作于其早期时期,反映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
文学风格 | 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诗意。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离别之情的感伤与对友情的珍惜,带有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象烘托离别氛围;用词典雅,节奏舒缓。 |
流传影响 | 此歌被广泛传唱,成为经典民歌之一,也被用于影视、文学等多领域。 |
附:歌词赏析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长亭与古道是古代送别的常见地点,芳草碧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晚风轻拂柳枝,笛声断续,夕阳西下,山外还有山,象征着离别后的遥远与未知。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表达了人生中知己难寻,朋友渐行渐远的无奈与感伤。
-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最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借酒消愁,梦境中仍觉寒冷,体现了深深的离别之痛。
结语:
《送别》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李叔同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跨越时代,打动人心。
以上就是【李叔同《送别》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