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诗词中,有许多作品以夜晚为背景,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其中,《夜书所见》是宋代著名词人叶绍翁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复杂心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与赏析。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翻译:
萧瑟的梧桐树叶传来阵阵寒意,
江上的秋风吹动着游子的情思。
我深知有孩童正在捕捉蟋蟀,
深夜里篱笆旁闪烁着一盏孤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独自在外,感受到寒意和孤独。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通过描写梧桐叶随风飘落发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次句“江上秋风动客情”,进一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将视角转向了远处的孩子们,他们正兴致勃勃地捕捉蟋蟀,这与诗人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则以明亮的灯光为结尾,既点亮了夜晚的黑暗,也象征着希望和温暖。
总的来说,《夜书所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