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理解并背诵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
2. 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唐代诗人杜甫及其作品风格。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意,背诵诗歌。
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诗人情感及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然后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诗人喜欢写春天吗?”鼓励学生回答,并简要介绍杜甫,强调他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诗圣”。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朗读全诗,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三、深入解读
1. 释题:解释题目中的“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通常为四行,每行五个字或七个字。“迟日江山丽”则描绘了春天里日光迟迟照耀下,江山显得格外美丽的情景。
2. 逐句讲解
- “迟日江山丽”:迟日指傍晚时分的日光,这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时候,江水和山川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 “春风花草香”:春风轻拂,带来了花草的芬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 “泥融飞燕子”:春暖花开,泥土变得湿润,燕子开始飞翔筑巢,这是春天生机勃勃的一个生动画面。
- “沙暖睡鸳鸯”:温暖的沙滩上,鸳鸯悠闲地休憩,展现了春天里动物们的自在生活。
3. 整体感悟: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四、课堂活动
1. 配乐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配乐朗诵比赛,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 绘画创作: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的画面,尝试用画笔表现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感受。
五、总结回顾
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强调杜甫的创作风格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发现身边的美,并尝试用语言或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绝句·迟日江山丽》。
2. 查找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板书设计:
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诗的魅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