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中,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区分是一个常见的难点,尤其是在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其中,翘舌音包括 zh、ch、sh,而平舌音则为 z、c、s。这两组音虽然在书写上非常相似,但在实际发音时却存在明显的区别,若发音不准确,容易造成听者理解上的混淆。
一、什么是翘舌音和平舌音?
翘舌音(卷舌音) 是指发音时舌尖向上卷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发出的声音。这类音在普通话中主要包括:
- zh(如“纸”)
- ch(如“吃”)
- sh(如“是”)
平舌音(舌尖音) 则是指发音时舌尖平伸,抵住或接近上齿背发出的声音。主要包括:
- z(如“字”)
- c(如“次”)
- s(如“四”)
二、发音对比分析
1. zh 和 z 的区别
- zh:发音时舌尖向上卷起,抵住硬腭前部,气流从舌面与硬腭之间挤出,声带不振动。
- z:发音时舌尖平伸,抵住上齿背,气流从舌面与上齿之间通过,声带不振动。
例如:“子”(zǐ)和“支”(zhī),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发音位置不同,声音也略有差异。
2. ch 和 c 的区别
- ch:发音方式与 zh 类似,但送气更强,属于送气音。
- c:发音时舌尖平伸,送气较弱,属于不送气音。
例如:“次”(cì)与“吃”(chī),一个平舌,一个翘舌,发音时注意气流的强弱变化。
3. sh 和 s 的区别
- sh:舌尖卷起,接触硬腭前部,气流摩擦发出声音。
- s:舌尖平伸,抵住上齿背,气流从缝隙中摩擦发声。
例如:“四”(sì)和“是”(shì),一个是平舌,一个是翘舌,听起来差别明显。
三、常见发音错误及纠正方法
很多学习者在练习时容易将翘舌音与平舌音混淆,尤其是当母语中没有类似的发音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 错误现象:将“知道”说成“zhi dao”,把“石头”读作“zhi tou”。
- 纠正方法:多听标准普通话发音,模仿录音;利用镜子观察舌头位置;反复练习绕口令,如“四是四,十是十”等。
四、如何提高发音准确性?
1. 多听多模仿:通过听广播、看新闻、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培养对标准发音的敏感度。
2. 使用语音识别工具:借助现代科技,如手机APP或在线平台,进行发音测试和反馈。
3. 找专业老师指导:对于发音问题较为严重的学习者,建议寻求语言教师的帮助,进行系统训练。
4. 坚持日常练习:每天抽出时间练习发音,逐渐形成肌肉记忆。
五、结语
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区分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掌握好这些发音,不仅有助于提升普通话水平,还能增强交流的清晰度和表达的准确性。希望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克服发音难题,说出一口标准流畅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