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册11.1(谏逐客书教案Word版含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册11.1(谏逐客书教案Word版含答案),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5:58:29

《谏逐客书》是李斯为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而写的一篇著名奏章,语言雄辩有力,逻辑严密,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 理解文章结构与论证方法,体会作者的论说艺术。

- 学习本文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 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进行文本解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李斯的忠诚与智慧,理解其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人才的重要性与包容精神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文言词语积累与句式理解。

- 论证思路的梳理与表达方式的赏析。

- 难点:

- 作者如何运用历史事实增强说服力。

- 如何联系现实,理解“用人之道”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秦王,面对李斯的劝谏,你会怎么想?”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疏通字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 概括简要总结文章大意,明确主旨。

(三)深入探究(20分钟)

1. 结构分析:

- 分段讲解,理清文章层次:提出问题—列举事实—分析利弊—得出结论。

- 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和论证方式。

2. 语言特色:

- 分析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 欣赏李斯语言的气势与逻辑性。

3. 思想内涵:

- 探讨“逐客”政策的危害。

- 思考“用人”与“治国”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历史背景介绍:简要讲述秦朝统一前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李斯的立场。

2. 现实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用人”与“纳贤”是否依然重要?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谏逐客书》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提升文化素养。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知识。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人才重要性”的看法。

3. 预习下一课内容,做好笔记。

五、板书设计

```

谏逐客书

——李斯

一、写作背景:秦王逐客

二、论证结构:

1. 提出观点:逐客非计

2. 列举史实:六国之客助秦强

3. 分析危害:逐客失贤才

4. 得出结论:留客安邦

三、语言特色:排比、对偶、气势恢宏

四、现实意义:用人之道,治国之本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谏逐客书》的内容与思想,课堂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但在文言词汇的讲解上仍需加强,部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还存在困难,今后应注重分层教学与个性化辅导。

附:Word版教案含答案(可下载打印)

(此处可插入Word文档或说明链接)

---

如需获取完整Word版教案,请联系相关教师或教育平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