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农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首先,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许多基层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持续的学习机会,导致其知识结构老化、技术更新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部分人员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较弱,影响了推广工作的成效。
其次,推广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传统的“讲座+示范”的推广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多样化、个性化的农业需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渠道有限,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较为狭窄,导致新技术、新方法的普及率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但在基层层面,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项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由于财政压力较大,难以保障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一些好的技术和经验无法落地生根。
此外,农民对科技服务的依赖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部分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新技术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这不仅限制了农技推广的效果,也增加了推广工作的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组织基层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基层单位合作,为一线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是创新推广方式,增强服务实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短视频平台、微信群、远程教育等手段,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推广效率。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增强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的财政投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确保各项推广项目落到实处。同时,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
四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升参与度。通过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和信任度,激发其主动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推广氛围。
总之,在新形式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机制、创新方法、强化保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