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古诗词题材分类】在2019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依然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古诗词的题材类型较为集中,考生若能掌握常见的题材分类,并熟悉其表达特点和常见考点,将大大提升答题的准确率和效率。
一、写景抒情类
这类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都属于此类。这类诗往往通过描写山川湖海、四季变化等自然景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思乡、怀旧、忧国忧民等。考生在阅读时应抓住“景”与“情”的关系,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和情感基调。
二、咏物言志类
咏物诗多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借物抒怀,托物言志。例如李商隐的《锦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这类诗歌表面上是描写某一事物,实则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志向或人生感悟。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分析诗人对所咏之物的描写方式及其象征意义。
三、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歌多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如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类诗常借助历史典故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或对人生的感悟。考生需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并能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
四、羁旅思乡类
这类诗歌主要描写游子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等。这类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常用“明月”、“孤舟”、“归雁”等意象来烘托思乡之情。考生在赏析时应关注诗中表达的情感层次和所用的意象。
五、边塞征战类
边塞诗多描写边疆战事、将士生活及战争带来的悲壮情绪。如王昌龄的《出塞》、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这类诗气势恢宏,情感激昂,常以雄浑的语言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的英勇精神。考生应关注诗中的战斗场面、地理环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六、爱情闺怨类
此类诗歌多描写男女之情或女子的哀怨情绪。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白居易的《长恨歌》等。这类诗情感细腻,语言婉约,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象营造氛围。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方式。
七、哲理议论类
这类诗歌以表达人生感悟、哲学思考为主,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朱熹的《观书有感》等。这类诗语言含蓄,寓意深刻,常借助自然现象或历史典故来阐述道理。考生需结合诗句内容和作者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
2019年高考古诗词题材虽种类繁多,但核心仍围绕“人、景、事、情”展开。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积累常见题材的代表作品,掌握各类诗歌的特点和答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能在考场上灵活应对,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