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语言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兔子和大灰狼》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对话,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括小兔子、大灰狼、森林等场景)。
2. 小兔子和大灰狼的头饰若干。
3.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4. 教师提前熟悉故事内容并准备好引导问题。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兔子和大灰狼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引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兔子和大灰狼》的故事: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一天,它去采蘑菇,遇到了一只狡猾的大灰狼。大灰狼想吃掉小白兔,但小白兔很聪明,它想办法逃跑了,并告诉其他小动物要小心大灰狼。”
3. 提问互动(5分钟)
- “故事里有谁?”
- “大灰狼想要做什么?”
- “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 “你认为小白兔做得对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大灰狼,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其他幼儿可以模仿角色说话,如:“我不怕你!”“快跑啊!”
5.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评价(2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小兔子一样勇敢、聪明。
五、活动延伸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 鼓励幼儿回家后给家人讲这个故事,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形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互动问答、角色扮演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语言表达较为清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或大班幼儿,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整内容和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