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阅读附答案】《晏子将使楚》是一篇出自《晏子春秋》的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挑衅与羞辱,凭借智慧和机智化解困境,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古代士人面对强权时的从容与坚定。
原文节选:
>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贤者也,今来使,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这段文字描绘了楚王在得知晏子即将来访后,试图通过设局羞辱他。楚王认为晏子是齐国的贤者,因此想借此机会让他难堪。于是,他命令手下准备一个“偷窃者”的假象,打算在晏子经过时加以羞辱。
阅读理解题与答案解析:
1. 文中“晏子将使楚”中的“使”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使”是“出使”的意思,指晏子奉命前往楚国执行外交任务。
2. 楚王为什么想羞辱晏子?
答:楚王认为晏子是齐国的贤者,想借此机会显示楚国的强大,并让晏子难堪。
3. 楚王是如何计划羞辱晏子的?
答:楚王让左右准备一个“偷窃者”,并安排他在晏子经过时被捆绑,以此来讽刺晏子是“齐人盗”。
4. 晏子是如何应对楚王的羞辱的?
答:晏子并未直接反驳,而是用巧妙的语言反讽楚国的礼仪制度,指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在说明环境影响人的行为,暗示楚国的风气不佳,导致人才变质,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5.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哪些品质?
答:晏子表现出机智、冷静、善于辞令、有理有据地应对挑衅,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外交家的高超智慧和高尚人格。
总结:
《晏子将使楚》不仅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在面对不公与挑战时,应当保持冷静与智慧,用理性与语言去化解矛盾,而不是以暴制暴。晏子的言行不仅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通过这篇短文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士人的风范,以及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坚持原则、灵活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