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魔术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魔术师》,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1 00:13:21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魔术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魔术”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体验科学带来的乐趣,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 材料准备:纸杯、硬币、水、小碗、纸巾、吸管、彩色纸等。

- 环境创设:布置一个“魔法教室”的氛围,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 教具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几个简单的“魔术”实验道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引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能用一些小小的东西变出大大的奇迹。你们想不想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接着,教师出示一个纸杯,里面放了一枚硬币,并问:“谁能告诉我,如果我把水倒进这个纸杯里,硬币会怎么样呢?”

2. 探索与操作(1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几个简单的小实验:

- 魔术一:硬币不湿

教师将一张纸巾折成小块,放在纸杯底部,再放入一枚硬币,然后慢慢倒入水。结果发现硬币没有被水打湿。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硬币没被水弄湿呢?”

教师解释:纸巾起到了“屏障”的作用,水被吸走了,所以硬币不会湿。

- 魔术二:水的‘魔法’

教师用吸管将水从一个小碗中吸出来,再倒入另一个空碗中,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

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不是一种魔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分组操作(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材料,让他们尝试自己完成一个“小魔术”。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4. 总结与分享(5分钟)

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魔术”成果,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幼儿的成就感。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科学角”,提供更多的实验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小魔术”。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魔术”这一有趣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思。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注意事项:

-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危险物品。

- 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提问,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践性,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