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句(《中秋登楼望月》)】中秋,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以诗寄情,借月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中秋佳作。其中,有一首名为《中秋登楼望月》的诗,虽不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那般广为流传,却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意境。
《中秋登楼望月》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登上高楼,仰望中秋夜空中的明月,心中涌起无限思绪。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孤影倚楼头,清辉洒九州。”开篇两句,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立于高楼之上,月光洒满大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温柔的光辉笼罩。此时此刻,心绪也随之飘远,思绪万千。
“风轻云淡处,梦断故园秋。”这两句则将视线从眼前的景象引向远方的故乡。中秋之夜,本应是家人团聚之时,但诗人却只能在异乡遥望明月,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风轻云淡,似乎也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愿随银汉去,共此一轮秋。”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最真挚的愿望:希望随着银河飞向远方,与亲人共度这美好的中秋之夜。虽然现实无法实现,但这份情感却足以打动人心。
《中秋登楼望月》虽是一首较为冷门的中秋诗作,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却是普世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在中秋之夜,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亲人,渴望团圆,渴望温暖。这首诗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科技发达、信息便捷的时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登楼望月”来寄托思念,但那份对团圆的渴望,对亲情的珍视,依然未曾改变。中秋,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延续。
在这样的夜晚,不妨读一首诗,赏一轮月,感受古人的情怀,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温柔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