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及教学反思大】一、活动名称
《欢乐颂》——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和学唱《欢乐颂》,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尝试用身体动作或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3. 鼓励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大胆表达,增强合作意识与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素材:《欢乐颂》音频(可选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片段)。
2. 教具准备:手鼓、铃鼓、沙锤等打击乐器若干;PPT课件(包含歌曲背景介绍、歌词图谱)。
3. 环境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适当布置与“欢乐”主题相关的装饰。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特别开心的音乐?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听一首非常有名的音乐,它叫《欢乐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充满快乐的音乐世界吧!”
2. 欣赏与感知(10分钟)
播放《欢乐颂》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倾听,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到的音乐感觉。“你听到这段音乐时,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情绪。
3. 学唱与互动(15分钟)
- 教师分段教唱歌曲,采用跟唱、模仿、重复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旋律。
- 结合歌词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配合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 分组练习,鼓励幼儿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4. 创造与表现(10分钟)
-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如拍手、踏步、摇摆等。
- 提供打击乐器,让幼儿尝试为歌曲伴奏,体验音乐的节奏美。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同时,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爸爸妈妈听,看看他们是不是也喜欢。”
五、教学反思
本次《欢乐颂》音乐活动整体效果较好,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聆听、学唱、创编等多种形式,孩子们不仅提升了音乐感知能力,也在合作中增强了自信心。
在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音乐活动中加强节奏训练。此外,在使用打击乐器时,个别孩子表现出争抢现象,说明在规则意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总体而言,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今后我会继续丰富音乐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