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勤学原文及翻译】在古代,有许多勤奋好学、终成大器的典范人物。其中,“贾逵勤学”便是流传千古的一则故事,展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的精神。
原文:
贾逵者,汉人也。年五岁,其姊兄读书,逵倚于门边听之。姊问曰:“汝何不读书?”逵曰:“吾欲知书耳。”姊乃授以《论语》、《孝经》,逵皆诵之。七岁能诵《诗》、《书》、《礼》、《易》、《春秋》。年十五,博通五经,名闻乡里。后为博士,位至太常。
翻译:
贾逵是汉代的人。他五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姐姐在读书,贾逵就站在门口听着。他的姐姐问他:“你为什么不读书呢?”贾逵回答说:“我想知道书里的内容。”于是姐姐就把《论语》和《孝经》教给他,他都能背诵下来。七岁时,他已经能够背诵《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十五岁的时候,他精通五经,名声传遍乡里。后来他被任命为博士,官至太常。
读后感悟:
贾逵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并不在于年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求知的渴望与坚持。他从小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即便没有正式接受教育,也能通过观察和模仿,掌握大量经典著作。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应推崇的。
在当今社会,信息获取变得极为便捷,但真正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却越来越少。贾逵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志,脚踏实地,终能有所成就。
结语:
“贾逵勤学”不仅是一则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求学的路上不断前行,永不言弃。愿我们都能像贾逵一样,怀揣梦想,勤奋学习,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