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一、活动主题
关注心灵成长,拥抱阳光人生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认识情绪的多样性,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 通过互动与分享,提升班级凝聚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
五年级(3)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五年级(3)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心理健康相关的PPT课件和视频资料。
2. 学生分组收集关于“情绪管理”“快乐成长”的小故事或名言。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心理小游戏道具,如“心情卡片”“情绪脸谱”等。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一段轻松的音乐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感到难过、生气或者开心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这些情绪的?”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初步了解学生的情绪认知情况。
2. 心理健康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情绪、情绪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等。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如何识别和管理情绪。
3. 情绪小剧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几个情景(如“被同学误解”“考试失利”“朋友不和”等),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你当时是什么感觉?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通过情境模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应对能力。
4. 心情卡片游戏(10分钟)
每位学生抽取一张“心情卡片”,上面写着一种情绪(如:开心、悲伤、愤怒、紧张等)。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情绪,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并说出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通过这个游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形式。
5. 快乐分享(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小事,比如:“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完成了一道难题”。通过正面情绪的分享,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6. 总结与倡议(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倡议:“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好学生!”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每天记录一件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形成“快乐日记”。
2. 班主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的交流活动,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九、注意事项
1. 在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避免公开批评或嘲笑他人的感受。
2. 教师应以倾听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
3. 对于个别情绪较为低落的学生,可课后单独沟通,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十、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通过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今后将继续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心理教育活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