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11:00:20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描写人物情感变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语言、角色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体会“亲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之情,培养学生感恩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亲人”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层情感。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与亲人分别的情景?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情感共鸣。

2. 展示课题:

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并提问:“‘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再见了’?”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词语。

2. 教师讲解关键词汇,如“志愿军”“朝鲜人民”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

3. 请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适时补充。

(三)精读品味(20分钟)

1. 分段阅读,体会情感变化:

- 讲述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朝鲜人民送别的场景。

- 描写朝鲜大娘为志愿军缝补衣物、送食物等细节。

- 第三段:表现战士们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2. 品读重点句子:

-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怎么能不感谢您呢?”

- “再见了,亲人!我们永远忘不了您的恩情!”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深情厚意。

3. 角色扮演活动:

分组扮演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模拟送别场景,增强情感体验。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交流:

“你认为‘亲人’不仅仅是血缘关系的人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为‘亲人’?”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看法。

2. 情感升华:

教师总结:“亲人,不只是家人,也可以是那些在你困难时给予帮助、陪伴你成长的人。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亲人’。”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身边的亲人》,要求写出一个让你感动的亲人故事。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板书设计:

```

《再见了亲人》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告别

亲人:不仅是家人,更是彼此关心、帮助的人

情感:感恩、怀念、不舍

表达方式:细节描写、直接抒情

```

六、教学反思(课后)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训练,鼓励他们用更丰富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亲人”的真正含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