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知识点+】《白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是郭沫若。这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白鹭的外形、姿态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本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诗意,是一篇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散文。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白鹭》是他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描写白鹭的美丽形象,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二、课文内容概要
文章开头以“白鹭是一首诗”为引子,点明主题。接着从白鹭的外形入手,描述了它那优雅的姿态:雪白的羽毛、流线型的身体、细长的腿和嘴。作者还通过对比手法,将白鹭与其他鸟类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的美。
文中还描写了白鹭在不同环境中的活动,如站在水边捕鱼、栖息在枝头、飞翔于空中等,展现了白鹭的灵动与自由。最后,作者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结,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白鹭的深情厚意。
三、重点词语解析
1. 精巧:精致巧妙,形容事物制作或设计得非常细致。
2. 色素:物体表面的颜色,这里指白鹭羽毛的颜色。
3. 配合:相互协调,搭配得当。
4. 身段:身体的形态或体态。
5.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6. 韵味:含蓄而耐人寻味的情趣。
四、句子赏析
1. “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白鹭比作诗,突出了它的优雅与美感,也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深深喜爱。
2. “那雪白的蓑毛,那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作者通过对白鹭外形的细致描写,表现出白鹭的和谐之美,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
五、写作特色
1. 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文章用词准确,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对比手法:通过与其他鸟类的对比,突出白鹭的独特之处。
3. 拟人化描写:赋予白鹭以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六、学习建议
1. 朗读背诵: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积累词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理解主旨: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4. 拓展阅读:可以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七、总结
《白鹭》是一篇描写自然之美的优秀散文,通过对白鹭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细细品味,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