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宋玉所作的一篇寓言性质的散文,借“登徒子”之名讽刺那些以貌取人、轻浮好色之人。文章通过宋玉与楚王之间的对话,揭示了“好色”并非仅指外貌上的吸引,更在于内心是否真诚、品行是否端正。
一、原文
《登徒子好色赋》
楚王问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乎?何以谓之好色也?”
宋玉对曰:“臣固有之。”
王曰:“子之好色,亦甚矣!”
宋玉曰:“臣非好色也,好夫美人者耳。”
王曰:“何谓美人?”
宋玉曰:“目如秋水,眉似远山;唇如丹砂,齿如编贝;肌肤若雪,体态如烟。此所谓美人也。”
王曰:“然则子之好色,岂不甚哉?”
宋玉曰:“臣虽好色,未尝以私欲而忘义;虽悦美,未尝以爱而伤道。是以君子好色,而不淫;小人好色,而至于乱。”
王曰:“然则登徒子之好色,可得而闻乎?”
宋玉曰:“登徒子好色,乃好其形,而不顾其德;悦其容,而不察其心。故其好色也,非为美也,乃为欲也。”
王曰:“善。”
二、翻译
楚王问宋玉说:“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当的行为吗?为什么人们称你为好色之人呢?”
宋玉回答说:“臣确实有这种行为。”
楚王说:“先生好色,也太过了吧!”
宋玉说:“我不是好色,我是喜欢美丽的女子罢了。”
楚王问:“什么是美人呢?”
宋玉说:“她的眼睛像秋天的湖水一样清澈,眉毛像远处的青山一样秀美;嘴唇像朱砂一样鲜艳,牙齿像贝壳一样整齐;皮肤白皙如雪,体态轻盈如烟。这就是所谓的美人。”
楚王说:“那么先生好色,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宋玉说:“臣虽然喜欢美色,但从不因私欲而违背道义;虽然欣赏美貌,但从不因爱恋而损害道德。所以君子喜欢美色,但不会沉溺;小人喜欢美色,却会因此而混乱。”
楚王说:“那么登徒子的好色,你能说说吗?”
宋玉说:“登徒子喜欢美色,只是喜欢她的外表,而不顾她的品德;只被她的容貌所吸引,而不去了解她的心地。因此他的好色,并不是因为美,而是因为欲望。”
楚王说:“你说得对。”
三、赏析与启示
《登徒子好色赋》表面上是在讨论“好色”这一话题,实则是借题发挥,表达对人性中欲望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宋玉在文中强调,真正的“好色”应建立在尊重与理解之上,而非单纯的感官享受。
文章通过对比“君子好色”与“小人好色”,指出一个人是否真正懂得“美”,不仅要看外表,更要看内在的修养与品格。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也是对后世关于审美与道德关系的深刻探讨。
四、结语
《登徒子好色赋》虽篇幅不长,却寓意深远,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古代文学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宋玉高超的辞赋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人性、道德与美的深刻理解。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