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浣溪沙(middot及身向云山那畔》鉴赏及译文)】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便是其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词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描绘,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与人生感慨。
一、原文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九月雁南鸣。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二、译文
我独自一人走在云山的那边,北风呼啸,吹断了马儿的嘶鸣声。
深秋的九月,大雁向南飞去。
梦中不知自己已身处异乡,只顾着片刻的欢愉。
独自一人不要倚靠栏杆远望,那无边的江山,离别时容易,再见却难。
三、赏析
这首词写于纳兰性德随军出征或赴边地途中,抒发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无奈。全词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
首句“身向云山那畔行”,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他正走向遥远的北方,远离熟悉的家乡。而“北风吹断马嘶声”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苍凉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深秋九月雁南鸣”,进一步强化了季节的变化与空间的转换。大雁南飞,象征着离别与归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舍。
下阕“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是全词的亮点之一。它表达了人在梦境中往往忘却现实的困顿,短暂的欢乐让人沉醉,但醒来后却更加感到孤独与无奈。这种虚实交错的写法,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一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则是对全篇情感的总结。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凭栏远望,因为那无边的江山虽美,却也提醒着他离别之苦。这句词既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生离别的深刻体悟。
四、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北风”、“雁南鸣”等,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2. 情感真挚:整首词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真实的情感,体现出纳兰性德词作的独特魅力。
3. 结构紧凑:全词虽短,但层次分明,由景入情,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令人回味无穷。
五、结语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作品,更是一首寄托思乡之情、感叹人生离别的佳作。它以简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今天看来,这首词依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