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题为《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全诗虽篇幅不长,却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在贬谪之地对故乡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自然山水时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一句,点明了诗的背景:诗人与一位名叫浩初的和尚一同登高望远。这种情景本身就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味,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而“寄京华亲故”则表明,诗人的目光不仅停留在眼前的山景,更投向远方的京城,那里有他的亲人和旧友,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诗中,“海畔尖山似剑铓,秋风万里动地凉”描绘了南方边陲的险峻山势与萧瑟秋风,营造出一种苍凉、冷清的氛围。这里的“尖山似剑铓”,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刻画出山峰的锐利与峭拔,仿佛一把把锋利的剑直指天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压抑与不安。而“秋风万里动地凉”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风声一信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他与浩初一同来到这片“百越文身地”,即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语言、风俗皆与中原大相径庭。在这里,他们虽同游山水,却难以融入当地文化,心中难免生出一种疏离感。而“犹自风声一信狂”则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即使身处异乡,风声依旧让人想起故土,心中的思绪如风般狂乱无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柳宗元以自然之景映衬内心之思,将个人的遭遇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对心灵的慰藉。诗中的“山”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他对于故乡、亲人的牵挂与思念。
总的来说,《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展现了柳宗元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高洁情操与深沉的爱国情怀。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