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爱唱歌的小鸟(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倾听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增强语言理解力。
3. 情感体验:感受小鸟的快乐与自由,激发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若干(小鸟在树上唱歌、飞翔等场景)
- 小鸟头饰若干
- 轻柔的背景音乐
- 简单的道具(如树枝、树叶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每天早上都会唱着歌醒来,它就是——爱唱歌的小鸟。”
教师出示小鸟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小鸟吗?它们是怎么唱歌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对小鸟的认识。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边展示图片边讲述故事《爱唱歌的小鸟》: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鸟。每天清晨,它都会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开心地唱着歌。它的歌声清脆动听,把整个森林都唤醒了。小动物们听到歌声后,也跟着一起跳舞、玩耍。小鸟感到非常快乐,因为它用自己的歌声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顿,引导幼儿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词语回答,如“飞”、“跳”、“笑”等。
3. 互动游戏(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玩“小鸟唱歌”游戏:
- 教师戴上小鸟头饰,模仿小鸟的动作和声音,引导幼儿模仿。
- 邀请几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鸟,其他小朋友则扮演小树或小花,随着音乐轻轻摇摆,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森林氛围。
-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边做动作边模仿小鸟的叫声,增强语言表达和肢体协调能力。
4.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唱歌?你想把歌声送给谁?”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给予积极反馈,肯定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爱唱歌的小鸟”。
- 在户外活动中,组织幼儿模仿小鸟飞行,进行简单的体能游戏。
- 家长配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听关于小鸟的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游戏和互动,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