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一、导入页
- 《最后一次讲演》
- 副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者与爱国者
- 背景图:历史照片或相关人物插图
- 作者:闻一多
- 时间:1946年7月15日
二、作者简介
- 姓名:闻一多
- 出生年份:1899年
- 逝世年份:1946年
- 身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 主要成就:
- 新诗的奠基人之一
- 参与“五四”运动,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 在昆明担任西南联大教授期间,积极参与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
三、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1946年7月15日
- 事件背景:
- 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动荡不安
- 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引发全国震动
- 演讲场合:李公朴追悼会上
- 意义:
- 表达了对和平、正义的坚定信念
- 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
四、内容概述
- 主题:
- 呼吁人民团结一致,反对独裁与暴力
- 赞扬李公朴等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 结构分析:
1. 开篇点题,表达悲痛之情
2. 批判国民党统治下的腐败与黑暗
3. 鼓舞民众,呼吁坚持正义
4. 结尾慷慨激昂,展现不屈精神
五、语言风格与修辞手法
- 语言特点:
- 激昂有力,富有感染力
- 多用排比、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
- 典型语句:
- “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
-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六、情感表达
- 情感基调:
- 悲愤中带有坚定
- 痛苦中蕴含希望
- 情感变化:
- 从沉痛到愤怒
- 从哀悼到鼓舞
- 从个人到集体
七、现实意义
- 历史价值:
- 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演讲稿
- 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感
- 现实启示:
- 鼓励当代青年关注社会、勇于发声
- 弘扬正义、维护公平的精神
八、教学建议
- 适用年级:高中语文
- 教学目标:
-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 学习演讲的语言艺术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 教学方法:
- 朗读与分析结合
-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
- 联系现实进行拓展思考
九、结语页
- 总结:
- 《最后一次讲演》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未来的呼唤。
- 引用名言:
- “我们要像闻一多那样,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人。”
- 结束语:
-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共创未来。
十、参考文献(可选)
- 《闻一多全集》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相关学术论文与资料
---
如需进一步制作PPT内容,可提供具体页数或设计风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