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费用的正负是如何确定的】在会计处理中,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企业在计算当期所得税时,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所确认的递延税项。递延所得税费用的正负取决于这些差异的性质和方向。以下是对递延所得税费用正负如何确定的总结。
一、基本概念
1. 递延所得税资产(DTA):指企业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预期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2. 递延所得税负债(DTL):指企业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预期在未来期间需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 递延所得税费用:等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或相反。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正负的判断依据
差异类型 | 是否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 正负判断标准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DTL) | DTL 增加 → 费用为正;DTL 减少 → 费用为负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DTA) | DTA 增加 → 费用为负;DTA 减少 → 费用为正 |
三、具体情形分析
1. 递延所得税费用为正的情况:
- 当企业本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即未来需多缴税);
- 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即未来可抵税金额减少)。
例如:企业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从而递延所得税费用为正。
2. 递延所得税费用为负的情况:
- 当企业本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即未来可抵税金额增加);
- 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即未来需少缴税)。
例如:企业某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从而递延所得税费用为负。
四、总结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正负主要由资产和负债的暂时性差异变化决定:
- 递延所得税费用为正:表示企业未来需支付更多税款或当前可抵税金额减少;
- 递延所得税费用为负:表示企业未来可少缴税款或当前可抵税金额增加。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合理判断递延所得税的正负,并据此进行会计处理。
表格总结:
情况 | 递延所得税费用 | 原因 |
DTL 增加 | 正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扩大 |
DTA 增加 | 负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扩大 |
DTL 减少 | 负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缩小 |
DTA 减少 | 正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缩小 |
以上就是【递延所得税费用的正负是如何确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