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介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此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即“乐天”)相会时,为回应白居易的赠诗而作。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也透露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诗歌背景简介
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至偏远之地多年,长期不得重用。公元826年,他在扬州与老友白居易相遇,二人同饮共叙,白居易写诗赠予刘禹锡,表达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安慰。刘禹锡感念友情,写下此诗作为回赠,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也展现了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诗歌内容概述
全诗共八句,分为四联:
1.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点明了自己长期被贬的处境,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2.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自身变化的感慨,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3.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是诗中最为经典的部分,寓意深刻,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希望。
4.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表达了诗人虽有苦闷,但仍愿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诗歌赏析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刘禹锡 |
| 朝代 | 唐代 |
| 题目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 创作时间 | 公元826年 |
| 背景 | 与白居易相会,回应其赠诗 |
| 主题 | 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对未来的希望 |
| 风格 | 沉郁中见豁达,情感真挚 |
| 经典诗句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 思想内涵 | 不畏逆境,积极进取 |
四、结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篇蕴含哲理、鼓舞人心的作品。它通过诗人亲身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坚强的品质,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
以上就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