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服务群众情况,看为身边群众做了什么实事好事,还有哪些差距(】在基层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和能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责任与担当。然而,在不断推进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距离群众的期待和新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服务群众方面,我们积极开展了多项便民利民活动。比如,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难题;开展“一对一”帮扶,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关怀;推动基层治理网格化,确保群众诉求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回应。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其次,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我们加强了与群众之间的联系。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民生信息,增强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不足。一是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干部在面对群众时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未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二是服务能力仍有短板,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应对能力。三是群众参与度不高,一些群众对基层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部分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一方面,加强干部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做到真正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拓宽群众参与渠道,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总之,联系服务群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查找不足,补齐短板,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