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及作品】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一生历经唐朝由盛转衰的巨变。他的诗歌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命运起伏,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因此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他的父亲杜闲曾任县令,家庭环境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杜甫早年游历各地,广交朋友,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他在青年时期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科举落第,直到43岁才中进士。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亲身经历了战乱带来的苦难,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国家破碎的景象。这段经历使他的诗歌风格更加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思想深刻。他的代表作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清新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怀的细腻表达;既有讽刺时政的犀利之作,也有描写战争与民生的悲壮篇章。他的诗风严谨,语言凝练,注重对仗与格律,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尽管杜甫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后世文人对他推崇备至,许多诗人如白居易、苏轼等都深受其影响。
总之,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读者去思考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祖国。